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技術
什么是頸椎病?
因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fā)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相鄰脊髓、神經、血管等組織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頸椎病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混合型。長期低頭工作者、頭頸部活動量大等容易患頸椎病。
通過非手術治療對大部分類型的頸椎病癥狀均能緩解,但同時也存在治療時間長,易復發(fā)的特點。下述情況者需考慮手術治療:(1)經長期非手術療法無效、且嚴重地影響正常生活或工作者;(2)神經根型頸椎病:劇烈疼痛、影響睡眠與正常生活者(3)脊髓型頸椎病:走路踩棉花感者;(4)其他型:如因骨壓迫與刺激食管引起吞咽困難,經保守療法無效者。
什么是頸椎間盤置換?
頸椎之間通過椎間盤連接起來,當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引起頸椎病時,將病變的椎間盤和增生的骨贅切除,解除對脊髓、神經根等周圍結構的壓迫,然后在椎間盤部位植入自體骨或填充有自體骨的融合器從而使相鄰椎體達到骨性融合。全椎間盤置換術(total Intervertebral disement,TDR)的設計在于保留運動、避免融合術的缺陷并允許患者很快恢復日?;顒?。在頸椎應用這項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引起患者癥狀的局部病灶之后恢復椎間盤高度和節(jié)段運動。第二個目的就是保留頸椎相鄰節(jié)段的正常運動,這在理論上可以預防以后發(fā)生相鄰節(jié)段退変這一問題。頸TDR可以避免取骨區(qū)并發(fā)癥,還可以避免諸如假關節(jié)形成,頸椎前路鋼板相關問題以及頸椎制動的副作用。
哪些患者適合接受頸椎間盤置換術?
年齡在18-65歲之間的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保守
治療無效,節(jié)段位于頸3-胸1之間,不超過3個節(jié)段,沒有下述禁忌癥者均可考慮。
禁忌癥包括:急慢性全身、脊椎或局部感染;系統性或代謝性疾
病,骨質疏松,骨軟骨病及嚴重的骨質丟失;內外科伴隨疾患可妨礙
脊柱手術的療效;椎管狹窄、神經根性頸椎病;影像學顯示嚴重的關
節(jié)突關節(jié)病變或退變、節(jié)段不穩(wěn)、脊柱畸形、滑脫大于25%;妊娠
肥胖、藥物依賴、吸毒或酗酒、不配合者;對內置物材料過敏者。